点点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是个活泼爱动的小男孩。这天晚上,妈妈帮点点洗澡,突然发现点点的两条小腿上有许多针尖样的小红点,以为是蚊子咬的,没有当回事儿。可第二天早上,点点喊肚子痛,再一看,原先小腿上的针尖样小红点变成了片状的皮下出血斑。这可吓坏了妈妈,当即就带点点去了医院。经医生检查,点点身上的出血点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
医生仔细地询问点点妈妈:“最近有没有生病?都吃了那些东西?”点点妈妈茫然地问医生:“啥叫紫癜啊,这病要紧吗?孩子除了正常3餐,平时就吃点零食,对了,前段时间感冒了一次,不过很快就好了,与这个有关吗?这么多出血点,吓死人了”。
过敏性紫癜,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
过敏性紫癜,在儿科门诊很常见,一年四季均可见,但尤以春秋两季居多,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这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表现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大量红细胞向血管外游移而发病。临床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一般认为,引起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的最常见致敏因素为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和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感染和食物这两个因素占总发病的92%。此外,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剂和镇静剂等药物,花粉、虫咬和疫苗接种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致敏因素。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虽然它可自愈,但研究表明,超过5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并有约5%患儿死于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因此,家长要引起重视,一旦有相应症状,应尽快至医院就诊。
过敏性紫癜,肾脏最容易受累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多较急,紫癜大多数在双腿及臀部,重的还可在上肢及胸背部,呈紫红色斑点状,压之不褪色,有时可迁延数周至数月。如果仅仅是皮肤紫癜,被称为单纯紫癜。有些过敏性紫癜除了表现为皮肤的紫癜,还会侵犯其他部位,根据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现各种不同症状。
腹型紫癜 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黏液便、便血等症状;
关节型紫癜 约有30%~60%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不能走动。关节肿胀一般较轻,呈游走性,反复发作,经数日而愈,关节肿胀的特点是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需要提醒的是,当紫癜的出血点尚不明显,仅关节出现疼痛或肿胀时,易被误诊为骨病。如当作关节炎治疗,虽可使疼痛症状减轻,但是治疗关节炎所用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会诱使过敏性紫癜暴发全身,延误病情,加重并发症。
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全身的小血管炎,肾脏是有100万个肾小球构成,肾小球就是小血管团,因此过敏性紫癜很容易累及肾脏。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症状绝大多数出现在起病一个月内,亦可在病程更晚期,发生率高达30%~60%。多数患儿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伴血压增高及浮肿,称为紫癜性肾炎,少数呈肾病综合征表现。
孩子患了过敏性紫癜,家长也不必过分焦虑。它多为自限性,一般在6~8周内好转,预后大多良好,一般3个月内患儿情况平稳。肾脏受损的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但只要正规治疗,发展为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大多可痊愈,约80%肾脏累及者1年后尿常规及病理可正常,只有少数病例发展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死亡病例仅占紫癜性肾炎的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治疗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药,西医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如服用抗过组胺药物、钙剂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如维生素C、复方路丁等;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可缓解紫癜等症状、体征,减少蛋白尿;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急性期组织水肿、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改善关节疼痛和腹痛,预防肠套叠等。但这些措施多是治标,虽然症状消失快,却容易复发。尤其是激素治疗,由于其副作用让许多患儿家长望而生畏。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去除病因为出发点,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管是初期的以实为主,还是后期的虚证为主,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存在血瘀的表现,血瘀贯穿于过敏性紫癜的始终,与紫癜的演变和反复密切相关。针对这些特点,中医则主要根据本病的几个主要证型进行辨证治疗,疗效显著。特别是对单纯性皮肤紫癜。
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活血化瘀药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瘀血和供血不足状态,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故中医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还可结合个体情况,加用赤芍、丹皮、川芎、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中药,这样可以起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作用。
总之,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是中医的特色,过敏性紫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的作用。
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复发的保障
过敏性紫癜如果反复发作会逐步累积其他器官,尤其是肾脏。治疗上一方面遵医嘱用药治疗外,另一方面就是治疗期间的良好护理,这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家长千万不要禁不住孩子的纠缠就带其出医院玩耍。在临床上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皮疹已经消退殆尽,家长高兴之余带孩子出去玩,一夜之间皮疹再发。
2. 急
上一条:“肌酐”从哪里来?
下一条:如何正确看待肾囊肿 |
返回列表 |